从空中俯瞰大别山,它的东南侧山麓线挺直,形似刀切,坡度明显,断层拔地而起,与东南面的丘陵、平原形成鲜明的对比,文都桐城就横跨这条山麓线的两侧。桐城境内西南方向的陶冲,古时有个建于元明时期的陶冲驿,这里早前本是一个独立的乡镇,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读小学时,还叫陶冲乡,后改陶冲镇,2006年该镇并入了南边的青草镇。现在的陶冲村基本就是当年陶冲乡(镇)的核心区域。离集镇八百米左右的地方,有个小山村——厉老屋(村民组),这里就是我的老家,本文关注的地方。
(空中俯瞰大别山、桐城、陶冲、厉老屋)
01 当地厉姓聚居地
厉老屋西靠山,靠的就是大别山东段余脉,附近几座山本地人日常口语分别称之为小山、椭门寨、横山排、五聚岭、厉家岭、大花尖、小花尖、丰猫山等(部分为本地方言音译,具体文字不详);东面水,发源自大别山余脉五聚岭的陶冲河自北向南缓缓流过。
小时候,生活在当地,身边同姓的人多,对自己的厉姓没什么感觉。三年级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范岗镇居住,之后搬到县城、在桐城中学读书,以及再后来到省城合肥读大学、参加工作,一路走过来才发现,很多人都是因为认识了我才第一次接触到姓厉的,我也才知道这是本地区人口较少的一个姓氏。
爷爷(本地方言称爹爹)健在时,有印象听他说过两句话,用来形容家族的悠久历史,“未有安庆先有费、未有桐城先有厉”(具体相互对应关系记不太清了),大意是这个地方还不叫安庆这个地名时,就已经有姓费的人在此居住了;这个地方还不叫桐城这个地名时,厉姓族人就在此繁衍生息了(经查,安庆地名始自南宋绍兴年间,桐城地名始于唐朝中后期)。
2021年清明节假期,带爱人、孩子回到老家祭祖,遇到一位同姓爷爷辈的长辈(辈分高,实际仅五十多岁),他因为见过家谱并从他父亲(当年当过村支书)处听讲过许多事情,对本地厉姓的情况相对知道的多一些。大家聊天中,得知本地厉姓始祖共有五个儿子,后来都是从这五房繁衍开来的。其中有四房基本都在本地或附近,另有一房曾外迁,但其后代又迁回来了,主要居住在与厉老屋仅一座小山相隔,南边距离两三百米的厉新屋。现在的各家与当年的五支具体如何对应,最准确的只能靠查家谱了,这位本家爷爷也跟我大致口述了一下。
02 史上可曾是少数民族
曾有同学、朋友、同事问我,厉姓这般少见,历史上可是少数民族?我根据成书于北宋初年的《百家姓》中,厉姓排第247位,而《百家姓》收录的主要是汉族姓氏(其中也有不少姓氏是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产物),该书又是用汉语合辙押韵写成,推测厉姓大概率在历史上本就属于汉族。
也在互联网上查询过关于厉姓的相关资料,其渊源有多种说法,目前厉姓在山东、江苏、浙江、江西等地还有不少分布。
有趣的是,我刚参加工作没两年,在合肥接待华东片区的媒体同行,有位来自江苏连云港的媒体副总编辑说,我和他熟识的一位当地企业家的女儿竟然同姓同名,虽然我是个男孩子!
03 尚未谋面的家谱
也曾问过爷爷、父亲等长辈,本地厉姓起源是哪里?是一直祖居此地还是从外地迁徙而来?但听到的都是片段式的不很准确的记忆和传说。
父亲说,原本我们家是有一套家谱的,文革时爷爷把它转移到别处保管,后来不知怎的又遗失了,据说二姑爷爷(爷爷二妹妹的丈夫)也曾见过这套家谱。
有推测,我们这边厉姓祖上大概率是从江西省鄱阳县的瓦屑坝迁徙来的,这是个明朝初年的移民集散地,有资料显示瓦屑坝古渡口移民的原居住地,分布在今江西省鄱阳、九江等地。
好在本地附近,还有人家保管着另一份厉姓家谱,期待有缘得见。另据相关信息综合推测,上次修谱,距今约有80年左右时间了。
04 几座古墓的传说
厉老屋周围的几座小山连在一起,其中椭门寨据说是因山上曾有座椭圆形大门的山寨而得名,山并不高。
椭门寨北面,有座古墓。据传是位反清复明的厉姓先祖,后因失败被砍头,人们配上铜头铁臂,将他安葬在这里。其墓面北,也有复明寓意。墓前有五级拜台,后人以“厉五台”代称,并有一些关于此人挑着老婆孩子会飞的神话传说。从小就听说此墓有巨蛇守护,即便是糊涂胆大的顽皮男孩,也不敢独自前往。
(自北面田野向南远眺椭门寨,古墓即在山腰树木掩映处)
椭门寨南面,也有一座厉姓古墓,据说是德字辈的,我是深字辈,按照家族辈分表,从德到深,一共八代。此墓据说是用石灰、沙子、糯米浆等层层浇筑起来的,很结实。
小山西面,据传还有座姚姓古墓,现在已不在了,我也没见过。墓主人可能还是清朝某位皇帝(太子)的老师,后来被贬最终葬于此地。不知与桐城本地五大世家之一的麻溪姚氏(代表人物姚鼐、姚莹等),亦或与曾任太子太保的清朝名臣姚启圣家族可有关联。近几年还有姚姓后人到此寻访过。小山南面有座小池塘,本地人称“姚塘”,有说当年的墓碑还在塘里面。这个池塘,我们小时候和小伙伴们还在里面钓过鱼,它的名称,也算是点历史的遗存吧。
另外,桐城本地有厝葬的丧葬习俗,人故去后,先寻一地方,地上临时安置厝放几年,常见为三年,然后再入土安葬。据考证,这种丧葬习俗与当年祖先迁居此地,死后先临时厝放、浅葬,以期待日后还能方便迁回故土有关。近几年随着殡葬改革,这种丧葬习俗已有改变。
05 河东岸互相通婚的汪姓村庄
陶冲河在本地段的河道,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地“农业学大寨”改河造田时,改过河道。河西岸是厉老屋、依山就势,东岸则是平坦沃野、本地的粮仓。改道前,现在的河西、河东本是连在一起的,河流从河东外围绕行;改道取直后,河流把原本相连的地块一分为二了。沿着东岸而居的,是一群汪姓人家,当地人称河泥湾(汪)。
据传厉姓先祖推着车子到外面安庆等地卖米,中途会在一个汪姓村庄歇脚、打尖,时间久了就和那边的汪姓很熟。后来有两位汪姓兄弟跟着我们厉姓先祖来到陶冲,居住下来后,便一代代繁衍开来。
在当时的乡土宗族社会,厉姓、汪姓因为这段因缘,是可以永久通婚的,现在也还有两姓通婚的人家,有些长辈名字里面还包含双方的姓氏。只是这些年改革开放,年轻一代离开老家,视野更开阔,两姓就近结亲的逐渐少了。
06 旧貌换新颜
桐城历来尊师重教、文风鼎盛,“穷不丢书、富不丢猪”。我们这80后的一辈,陆续通过考学、经商,到外地工作生活了,有些父母也已随儿女到了外地,目前留守老家的多是长辈爷爷奶奶、叔伯婶娘。
2011年、2012年前后,厉老屋原先以土坯房、砖房为主的老房子,陆续翻盖成了两三层的小楼,装修时髦、生活方便,与城里几无二样。
(当年山村多的是这种土坯房)
门口陶冲河里的小桥,也从我幼年时横在河里的几个大石块(小孩子需要一跳一跳的踏踩石头过河),到我小学时拦河修建的水泥矮桥/堤坝(若遇发洪水把桥淹没很深,就需要绕到很远的地方过河去上学),再到前几年乡亲们集资筹建的大桥,现在客货车辆都可以很方便的通行了。
(自南向北远望陶冲河上游,近处的水泥便桥就是儿时的上学路)
(站在河东拍摄的近些年新建的楼房与大桥)
村庄虽没有儿时那么热闹了,但血缘、乡愁就是个很奇怪的东西,即便每年回来次数不多,时移世易、旧貌新颜,但每次回来都毫无“违和感”,自己很迅速、很亲切、很自然的融入这里的山川田园、一草一木,如同吸了氧、充了电、吃了只老母鸡般令人身心安泰、怡然自得。不仅是我,就连我爱人、两个孩子,回到这里,也都喜欢赖着不走,并为了和位于桐城市区的父母日常居住的家作区分,孩子们把这里亲切地称呼为“大山家”。
07 几点遗憾
关于老家、关于陶冲驿、关于厉老屋、关于椭门寨,很早就想提笔为他们写点东西,至少在刚参加工作时就有这样的念头。但苦于有据可查的实证太少,也没能抽空静下心来实地走访,大多都是从长辈那里听来的只言片语、片段式记忆,一直不敢贸然起笔,尤其是担心与史实相差甚远,再致以讹传讹。这也是本文中据说、据传、音译居多的主要原因。
这次清明节假期回老家祭祖,正好又听到关于祖辈的一些故事,便动心思还是把现在所听所知的先行记录下来,不管与史实有多大差距,至少在清明时节整理出这篇文稿,也是自己迎合自然节气和传统节日,祭祖追远的一种方式。尤其是考虑到如果连厉姓族人口口相传的都不可信的话,在没找到更加权威可靠的史证之前,从别处可能就更难听到相关故事传说、找到史实资料了。
姑且拟文先记之,待日后再考证、再修订。文中关于厉姓渊源或其他地方表述不准确的,欢迎各界人士批评指正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,感谢每一位的分享。
下载族谱网APP,找到“圈子”加入姓氏圈